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关乎教育质量与发展
对此
你是否有过了解
今天
小智能为你更加清晰地
解答那些评估相关的问题
更加深入了解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快来一起看看吧
在新一轮审核评估中什么是“十大育人体系”?
1. 课程育人:统筹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 科研育人:通过科研项目、科研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注重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术规范。
3. 实践育人: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4. 文化育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5. 网络育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素养。
6. 心理育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7. 管理育人: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体现育人导向,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
8. 服务育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服务,在服务中传递关爱和温暖。
9. 资助育人:通过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同时注重在资助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和自立自强精神。
10. 组织育人: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活动、开展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新一轮审核评估中什么是“课程思政”?
理念阐释: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功能体现: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实施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在新一轮审核评估中什么是“大学生行为规范”
1. 仪表仪态:保持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大方,符合学生身份,不穿奇装异服,男女生交往文明得体,举止优雅大方。
2. 课堂纪律:遵守课堂时间,提前到达教室,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时精神饱满,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做好笔记,积极与教师互动,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
3. 自习规范:没有课程安排时,应到教室、图书馆自习或到实验室做实验。保持自习场所安静,关闭通讯设备或调至静音状态,不喧哗、不接打电话,遵守公德,不在书上、桌上涂画。
4. 就餐礼仪:文明就餐,不拥挤、不插队,不多占、抢占座位,不高声喧哗,使用礼貌用语,厉行节约,按量取食,饭后自觉将餐具放回指定地点。
5. 宿舍生活: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休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清洗衣物、被褥等,维护宿舍公共卫生,物品摆放整齐,增强防火防盗意识,遵守宿舍管理规定。
6. 校园环境:爱护校园公共环境和设施,不践踏草地、攀折花木,不在树木、建筑上乱刻乱画,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在指定位置张贴海报等,不带宠物进入校园。
7. 会议纪律:提前准备,准时参加会议,着装整齐,在指定位置坐好或列队静候。带好笔和笔记本,认真聆听,保持会场安静,自觉维护会场秩序,会议结束后应将废纸等杂物带离会场。
8. 社交礼貌:尊敬师长,见到评估专家、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以礼相待,相互尊重,不讲脏话,使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言,做到谈吐文雅。